中風的後遺症為患者及其家屬帶來長遠的身心創傷,中風治療往往需要與時間競賽,Evercare團隊為你詳細解構中風治療及復康黃金期。
1. 中風的治療
中風的治療包括病發後黃金3至4.5小時內的血栓溶解治療、口服藥物及外科手術:
血栓溶解治療
缺血性中風患者需要把握在中風病發後3至4.5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治療,方能達到最佳的療效。治療可令血栓塞的血管回復暢通,並減少腦細胞缺氧壞死的情況。若超過4.5小時才接受血栓溶解治療,藥效便會大大減低,甚至未能發揮效果。
藥物治療
醫生會根據病情,為缺血性中風患者處方抗血小板藥 — 阿士匹靈 (Aspirin)、抗凝血藥 — 華法林 (Warfarin) ,或注射低分子肝素鈣 (Low Molecular Heparin) 等。
外科手術
出血性中風患者可能需要以外科手術作止血治療,來控制出血情況,或透過手術移走大型血塊,以減低顱內壓。

2. 血栓溶解治療的條件及風險
由於血栓溶解治療存在嚴重的風險,包括腦部或身體其他器官出血、腦部受損程度惡化,甚至死亡,因此並不是所有患者均適用。
以下患者不適合接受血栓溶解治療:
- 癌症
- 心臟病
- 血壓持續性過高
- 血管撕裂
- 凝血功能差
- 有腦出血的病史
- 中風症狀已出現超過建議的治療時限(4.5小時)
3. 中風復康 — 首3至6個月黃金期
患者中風後都會面對大大小小的後遺症,因此要把握中風後首3至6個月的復康黃金期,及早接受跨專科的復康療程,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及言語治療等,並積極配合,有助恢復患者最佳的運動功能、吞咽功能、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無論你的至親身處哪個階段,Evercare的護理人員總能為你提供全面的中風復康服務。
4. 中風康復之路
中風康復的目標是幫助患者盡可能恢復到中風前的功能狀態,重拾獨立生活的能力。然而,由於腦部損傷的程度和位置不同,每個患者的康復目標和進程也各有差異。有些患者可能目標是恢復到可以單手完成以前需要雙手才能完成的任務,或者藉助輔助工具維持行動能力。 重要的是,設定一個切合實際且積極的目標,並持續努力。
中風康復的過程:
中風後的康復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幾。其進程大致如下:
- 24小時內: 許多患者在24小時內會有明顯好轉,但仍需進行全面檢查,以確定病因並採取預防措施。
- 一周後: 若恢復良好,通常表示為輕度中風。
- 兩周後: 對於輕度中風患者,可以對其恢復前景有較為確切的評估。
- 三個月後: 透過積極的復康訓練,受損的身體部位應已達到最大程度的恢復。
- 兩年後: 部分活動技巧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改善,但恢復速度會相對緩慢。
中風後遺症十分廣泛,因此康復之路十分漫長,需要各科的專業醫療人員攜手合作,協助病人重獲最佳的生活質素,當中涉獵的專業及醫護人士眾多,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神經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護士及社工等,他們在患者復康的路上,分別擔當著不同的角色:
專業/醫護人士 | 如何幫助患者? |
---|---|
物理治療師 | 透過肢體運動來增強病人的感覺認知能力,避免關節變硬及肌肉痙攣,提高他們出院後的活動能力及自理能力 |
職業治療師 | 按病人的個別需求,設計或挑選合適的輔助器材,如餐具和進餐椅子,以提升其生活上的獨立性及自主性。同時,他們亦可上門協助改善病人的家居,如安裝防滑墊等 |
臨床心理學家 | 協助病人及其家人以正面態度,積極面對新生活 |
神經心理學家 | 有計劃和有系統的腦神經康復訓練和心理治療,能加快腦損傷後,通過重塑腦神經網絡的代償速度,促進腦功能的恢復 |
言語治療師 | 著重口腔各部分的肌肉訓練,協助改善說話不清及吞嚥困難等問題 |
護士 | 提供預防褥瘡及服藥的指導予照顧者及病人 |
社工 | 了解病人及其家屬會否出現經濟困難,有需要時協助他們申請相關資助 |

中風患者返家後該如何照顧?
了解到中風為病人及其照顧者帶來極沉重的壓力,Evercare 推出中風護理服務,主力協助中風病人回歸正常生活。在中風康復道路上的每一個階段,均由護理員、專業登記及註冊護士及專職治療師攜手合作,提供個人化的復康治療計劃,例如監察病人生命表徵、教導照顧者和家屬應對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改善吞嚥困難及語言障礙等。別延誤你的康復,立即聯繫Evercare,讓我們幫助你重拾健康生活。
其他話題 Other Topics
最新的文章 Latest Posts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超過3,000位照顧者已經訂閱我們的資訊!訂閱我們的資訊,你可獲得免費護理工具、專家護理知識和同路人分享。立即訂閱,也可以隨時取消。請在此填寫你的姓名和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