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怎樣預防?了解最容易忽略的7個先兆

Evercare 為中風病人提供的上門復康護理,讓康復過程變得輕鬆及舒適,為病人重拾自信。

了解服務

中風怎樣預防?了解最容易忽略的7個先兆

突如其來的步履不穩、言語不清,甚至失禁?這些都可能是中風的警號。中風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不但可導致身體殘障,嚴重更可致命。Evercare 為你總括中風的7大先兆及預防方法,助你了解此症狀,以減低後遺症。 Evercare的中風護理方案專為客戶制定個人的護理計劃、提供全面的復康服務和預防指導。我們的上門中風看護服務強調幫中風病人將後遺症及損害減到最低,以便回歸正常生活及預防中風復發。

中風: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

中風是香港位列第四的致命殺手。2017年的數據顯示,本港共有3124宗因腦血管疾病導致的登記死亡個案。根據2014至2015年的人口健康調查中,其中被診斷為中風的患者分別佔男性的1.7%及女性的1.1%。

中風分為兩大類:

缺血性中風 最為常見,是腦血管的粥樣硬化所形成的腦部動脈、心臟或頸大動脈血栓所致
出血性中風 一般致命性較高,因腦內血管爆裂出血所致,與長期性的高血壓、腦組織表面的血管爆裂,或先天性的腦血管病變有關

1. 中風7大先兆 — 把握搶救黃金3小時

大部分中風來得突然,而且毫無先兆。由於中風的後遺症既深遠又嚴重,若身邊人出現以下警號,應把握搶救的黃金3小時,立即求醫以盡快接受治療:


  1. 突發性的劇烈頭痛或頭暈
  2. 出現大小二便失禁
  3. 步履不穩,身體失去平衡或手腳不能協調
  4. 視力出現問題,如突然視力模糊、出現黑影或重影
  5. 言語不清或表達困難
  6. 吞嚥困難
  7. 四肢或面部出現麻痺、軟弱無力,甚至癱瘓


若患者屬於小中風,以上症狀一般只會持續短時間,之後便會自然康復。

2. 如何分辨是否中風?

醫學研究顯示,中風後3小時最為關鍵,只要患者能及時接受藥物治療,便可大大減輕其後遺症。我們應學習腦中風的簡單測試,透過「談笑用兵」以分辨患者是否中風:

表達或說話有困難
面部表情不對稱
手或腳(或兩者)不能發力
即時請「救兵」,報警求助

若患者未能通過以上測試,應立即致電999尋求緊急救援。

相關文章

了解中風的先兆及學習辨別是否中風,能幫助患者將後遺症及損害減到最低。欲更深入了解,可閱讀:

3. 哪些群組屬於高風險中風人士?

中風一般發生得突然,然而有個別因素是可以預防及改善的,讓我們了解中風的高風險群組及危險因素:

1. 日常生活習慣

  • 吸煙或二手煙
  • 酗酒
  • 身型過胖
  • 久坐不動或長期缺乏運動
  • 濫藥習慣,例如服食可卡因


2. 健康風險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膽固醇
  • 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律不正等
  • 先天性腦血管腫瘤或血管壁過薄
  • 感染新冠肺炎
  • 睡眠窒息症
  • 曾有中風史人士


3. 其他先天因素

  • 年齡(55歲以上人士風險較年輕人高)
  • 種族(非藉美國人)
  • 性別(男性比女性高危)
  • 賀爾蒙(服用賀爾蒙藥物或避孕藥)

4. 如何預防中風?

中風可導致永久傷殘,甚至致命,不但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傷害,其家人或照顧者亦會蒙受極大的壓力。我們需要在多方面作出改善及控制,以預防中風,包括:

  • 控制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均是中風的危險因素,患者應定時覆診,並按醫囑服藥,並改善日常生活習慣例如控制飲食、定時運動及作息定時等
  • 戒除煙酒及避免吸入二手煙
  • 維持適當的體重,避免過重或中央肥胖
  • 多進食膳食纖維,包括蔬菜及水果
  • 醫治或控制睡眠窒息症:使用持續性正壓呼吸器(CPAP)
  • 切忌濫藥
  • 處理壓力,學習放鬆
  • 曾患缺血性中風的病人,應按照醫生指示定時服用以下藥物:
  • 抗血小板藥物 (如亞司匹靈):亞司匹靈能預防血小板凝成血塊,是常用的預防中風藥物
  • 抗凝血劑(薄血丸如華法林 Warfarin):主要用於心臟疾病如心房纖顫的病人,可有效預防心房纖顫引致的缺血性中風

5. 中風會引致後遺症嗎?

中風導致的腦部受損部位不同,後遺症亦會有所不同,部分屬於短暫性,有些則是永久性損害:


  • 半身癱瘓或肢體軟弱無力
  • 言語不清及吞嚥困難
  • 記憶力衰退
  • 思緖紊亂,決斷力大受影響
  • 肢體疼痛及麻痺
  • 抑鬱症或情緒低落
  • 自理能力大減

6. 身邊人若中風怎麼辦?

中風可以致命,若發現身邊人出現中風的症狀,應保持冷靜,立即致電999要求緊急救援服務,並詳細地向到場或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提供資料,包括事發經過、地點、患者的病歷等。


面對清醒病人的應對方法:

  • 保持呼吸道暢通
  • 清理口中可見的異物
  • 鬆開患者的衣物
  • 安慰及陪伴患者


面對昏迷病人的應對方法:

  • 把患者轉側以防氣道阻塞

7. 中風患者返家後該如何照顧?

中風患者會因後遺症而導致身心受挫,家人或照顧者亦要長遠性地承受極大壓力。在準備出院回家前,建議病人及家人與醫護人員因應病人的情況,共同商討及制定日後的個人化照顧方案,為往後的家居復康及護理作好準備。


1. 擬定完善的出院計劃

  • 評估並確定照顧者有能力照顧病人,如扶抱技巧、餵飼技巧及失禁照料等
  • 評估家居的安全性,協助改裝家居設備,例如加裝扶手
  • 購置輔助用具,如步行架
  • 轉介社區服務如社工、社康護士及經濟支援
  • 協助預約覆診,如社區的復康訓練、物理或職業治療服務、營養師咨詢等


2. 家居照料及護理

  • 慎防患者跌倒
  • 皮膚護理及預防壓瘡
  • 正確的餵飼技巧,以防吸入性肺炎或營養不良
  • 協助患者按時服藥
  • 鼓勵及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如廁、梳洗)
  • 預防再次中風(定時服藥、控制三高、良好日常生活習慣)


3. 患者的心靈支援

  • 多陪伴及鼓勵患者
  • 照顧者應保持耐性,切忌責難或對患者抱怨
  • 積極參與中風互助小組

了解到中風為病人及其照顧者帶來極沉重的壓力,Evercare 推出中風護理服務,主力協助中風病人回歸正常生活。在中風康復道路上的每一個階段均由護理員、專業登記及註冊護士中風專科護士及專職治療師合力,提供個人化的復康治療計劃,例如監察病人生命表徵、教導照顧者和家屬應對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改善吞嚥困難及語言障礙等。

Evercare 為中風病人提供的上門復康護理,讓康復過程變得輕鬆及舒適,為病人重拾自信。

了解服務

其他話題 Other Topics

最新的文章 Latest Posts

By Chelsea Yeung March 3, 2025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曾被稱為幼年型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IDDM),是一種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的慢性疾病。與第二型糖尿病不同,第一型糖尿病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並破壞胰臟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所致。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關鍵激素,缺乏胰島素會導致血糖過高,長期下來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Evercare為你整合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症狀、治療與生活管理,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這一疾病。 目錄 —> 1. 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 —> 2. 症狀與診斷方法 —> 3. 病情管理 —> 4. 掌握你的健康!Evercare居家照護服務,助你輕鬆管理糖尿病 —> 5. 常見問題
流感懶人包-病徵-預防及應對方法
By Chelsea Yeung February 13, 2025
每年流感季節,病毒傳播速度急速增加,特別是對於長者、小童和免疫力較弱的人士,流感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威脅。Evercare將為你整合流感基本知識、預防方法以及應對方法,讓你和家人健康渡過流感高峰期。
By Chelsea Yeung January 3, 2025
照顧者壓力爆煲,如何自救?「照顧者憂鬱症」不僅對照顧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病患的照顧品質。因此,了解並應對照顧者憂鬱症至關重要。Evercare為你整合四大自救方法,幫助照顧者有效應對憂鬱症,為自己的健康與幸福找到平衡。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超過3,000位照顧者已經訂閱我們的資訊!訂閱我們的資訊,你可獲得免費護理工具、專家護理知識和同路人分享。立即訂閱,也可以隨時取消。請在此填寫你的姓名和電郵地址: